萨苏:寻找黑水河
一位用户反映,自己刚刚去了北京友友联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位于大兴区的注册地点,但“大门紧锁”。 我不太相信内容线性成长可以成长成一个大公司或者是超级公司。我就讲两个例子,一个是巴菲特投过一些地方性的报纸,运营状况都非常好。 李丰:跟你相反,我觉得作为一个模式没问题。 我们第一次推出的时候,不超过半个小时就把3000份卖光了。 张伟:内容创业这个行业是无路狂奔,肯定没有现成的路,所以大家认准一件事情,各走各的路就好了。如果没有护城河的话,内容公司难道就是一个不断抖机灵去制造下一个爆款或者受欢迎产品的过程吗? 左志坚:内容产业的护城河就是人,就好像一个爆款餐厅的总厨。 张伟:我接着说关于内容创业焦虑的问题。 李丰:想问李翔,本质上你卖给用户的更多的是内容还是服务? 李翔:是结合在一起的。我觉得UGC是一个伪命题,UGC不是商业模式,它很难做迭代。 李丰:回到另外一个问题,你认为原来内容创作专业技能持有者在定价中是不合理的? 左志坚:因为他们是国有企业的一部分,是价值洼地,所以说这些人出来后,投资他们的话肯定是很值得的,因为原来就处于一个价值被高度低估的情况。印度政府没有足够的权力和财力完成国家和社会的整合,这成了今日印度在工业化信息化发展道路上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
2015年蘑菇街在交易量、用户规模上超过了美丽说。 虚拟经济与虚假经济 之所以虚拟经济在今天的中国成了过街老鼠,郑方认为,主要原因是人们误将虚假经济当做了虚拟经济,混淆了虚拟经济与虚假经济的概念。 凯思博投资管理董事长郑方认为:虚拟经济的遭遇,首先就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的概念不清密切相关。 “很多人说电商对实体店有所冲击,这毋庸置疑,但并不是对实体经济有所冲击。 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总理李克强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几个月后,又将其写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予以推动。 专家学者方面,傅成玉高呼虚拟经济已经自成一派,离开实体经济照样玩得转;刘志彪呼吁降低实体经济杠杆,破解“脱实向虚”问题;李稻葵建议逆转“脱实向虚”的根本发力点在于降成本、挤泡沫。 总理李克强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金融机构突出主业、下沉重心,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防止脱实向虚。“金融空转”被高层钦点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郑方说,实
关于变现问题,这里面我列了几个非常成功的例子,包括像二更、一条、papi酱、罗辑思维等新媒体创业公司,我们感觉到它们的盈利能力非常强,做一个投资人很高兴,无论我们是不是他的投资人,我们认为这个商业模式是非常健康的。 曾经依靠标签化用户群迅速开辟市场变现捞金的创业者们,也在层出不穷热点事件中迅速地“被标签化”,戴上了“眼高手低”、“善于包装”这些难看的帽子。碎片化的信息让人们不得不依靠标签进行快速理解,精炼的标签又可以更好地被接受者进行主动传播。 前有神奇百货95后CEO王凯歆,破产复出之后成为了朋友圈微商;后有地铁扫码的姑娘们自称“创业者”,在多次叨扰乘客后产生冲突被拳脚相加。 很多时候琐事并不等于细节,如果这些琐事影响了创业者履行最重要的那个O的职责,倒不如让更加专业的人来帮助你处理这些事。 第二口锅:有了情怀就可以创业 每次说到情怀创业,我最喜欢举例的不是某罗姓导师,而是曾经的手机巨头诺基亚。快速读取容易让人们产生类似幸存者偏差式的片面化认知,标签的存在又给标签承受者带来了额外的舆论压力。这些创业大神们通常都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通过互联网思维这样的东西,将一个个看起来差点被历史车轮丢掉